黑土地上的“参”奇课堂
2025年11月6日下午,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在地化”学习中心弥漫着独特的泥土气息。四年级的孩子们满怀期待,小心翼翼地将一颗颗人参移栽到花盆中。这并非普通的劳动课,而是一场以“黑土地上的‘参’奇之旅”为主题的跨学科实践课程的开端。来自吉林农业大学的中药材专
2025年11月6日下午,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在地化”学习中心弥漫着独特的泥土气息。四年级的孩子们满怀期待,小心翼翼地将一颗颗人参移栽到花盆中。这并非普通的劳动课,而是一场以“黑土地上的‘参’奇之旅”为主题的跨学科实践课程的开端。来自吉林农业大学的中药材专
当白山松水的风掠过重庆嘉陵江的波、四川清江的岸、云南云岭的峰,再到广西岑溪的蝉鸣里,这个夏天,一群曾从西南各地走向东北师范大学的学子,正带着“勤奋创新,为人师表”的校训温度归来。这场母校行,是被照亮者成为追光人的时光接力。
为全面提升新媒体建设水平,加强学生记者队伍建设,推动宣传工作高质量发展,10月23日下午,长春人文学院党委书记柳轶率党委宣传部、校团委一行8人赴东北师范大学开展专题调研。东北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沈迪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出席座谈会。
东北师范大学以“尊重·创造”的教育理念为引领,以“未来教育家”培养为目标,聚焦师范生的“五力”(即思政引领力、学科理解力、教学转化力、实践创新力、反思研究力),从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培养模式及协同保障机制四个维度入手,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研究生层次教师
吉林省在我国的东北地区,地理位置特殊,被黑龙江和辽宁两省夹在中间,与俄罗斯、朝鲜接壤。这里属于东北亚的地理中心,并且有沿海临边的优势。就吉林高校而言,在教育方面发展受到地理、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比较大,同国内教育较发达地区的差距比较明显。
9月19日-21日,吉林省传媒学会2025年年会暨“AI大模型时代传媒领域的理论突破与实践创新”学术研讨会在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新闻学院)召开。本次会议由吉林省传媒学会主办、传媒科学学院(新闻学院)承办,《现代传播》《传媒》《北方传媒研究》《电影研究》《
阳光洒满相辉堂的窗棂,我已经站在三年前仰望的远方。那懵懂的少年,虽然不知道高中文科都学什么,但是他坚定地热爱祖国语言文字,于是毅然选择了文科,并在心里说:大学一定要学中文专业。这个志向以世俗眼光看,并非“显学”之选。世人多以名利谋计,说中文难伴孔方兄。班里俊彦
附属中学 东北师范大学 诚者 陈俊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2025-09-20 17:02 5
本文来自【中国吉林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为庆祝第41个教师节,深刻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特岗教师代表的回信精神,9月10日, 东北师范大学隆重举行“弘扬教育家精神 共育两代师表”主题报告会。报告会邀请学校原校长、2023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史宁中教授,2020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在东北师范大学校园里,有这样一位“双师”典范。他是实验室里攻坚克难的科研尖兵,也是讲台上潜心育人的灯塔,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刘益春,2025年全国“最美教师”荣誉获得者。
在教育事业发展进程中,教师扮演着关键角色,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要使命。而六所部属师范大学作为我国师范教育的核心力量,始终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教师人才,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值此教师节之际,本文将带您走进这六所高校,剖析其在教育领域的突出贡献与办学特色。
回顾现代诗在中国实践的百年成果,“朦胧诗”一代诗人算是对中国诗贡献最大的一代,到目前为止多多、杨炼、北岛等仍旧是在国际上最具备影响力的诗人,当然这种影响也是相对的,还远未抵达与国际上一流诗人比肩的高度。为什么这一代诗人影响力最大?因为他们是有“情商(情殇)”的
《学编程3:动植物发现小创客》是一本图形化编程图书,适合小学三年级以上,想要入门编程基础的学生阅读。除了编程基础知识,这本书还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动植物”的生长及变化规律,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培养分类、类比、抽象、构造等信息意识。不仅有助于培养认知
9月6日,东北师范大学2025级学生开学典礼在人民大街校区综合体育馆举行。开学典礼上,校长徐海阳以“独行者快 众行者远”为题,向新生们送上开学寄语。全文如下: